当宝宝满 6 个月,小手开始主动抓玩具、听到声音会转头、甚至会用咿呀声 “回应” 你时,他们就进入了「感官探索与认知爆发期」。这时候的亲子互动,不是简单的 “陪玩”,而是帮宝宝搭建大脑神经连接的关键!下面 11 个小游戏,道具都是家里常见的,每天 10 分钟,就能让宝宝在笑声里练能力~
1. 躲猫猫:藏起来的小惊喜✨
- 玩法:把宝宝熟悉的毛绒玩具 / 小绘本盖在柔软的纱布毯下,露出一点点边角(比如玩具的耳朵),笑着说 “小熊躲哪里啦?宝宝找找看!”,如果宝宝没头绪,可以轻轻掀起毯子一角引导。
- 发育助力:帮宝宝理解 “物体恒存性”—— 就算东西看不见,也还在那里,这是安全感和记忆力的基础。
- 小提醒:别用太厚的毯子,避免盖住宝宝的手或脸;也可以和宝宝玩 “人脸躲猫猫”(用手捂自己的脸再打开),宝宝会更兴奋。

2. 堆垛游戏:“搭高高,哗啦啦!”🥤
- 玩法:准备 3-4 个彩色塑料杯(选边缘圆润的,比如宝宝的辅食杯),你先示范 “搭 1 个、再叠 1 个”,然后故意轻轻推倒,说 “哇!倒啦~”;等宝宝感兴趣了,把杯子递给 TA,鼓励 TA 自己尝试。
- 发育助力:锻炼手部精细动作(抓握、堆叠)和空间判断力,还能理解 “因果关系”—— 自己推,杯子就会倒。
- 小提醒:别堆太高(3 个就够),避免倒下来砸到宝宝的手;如果宝宝只喜欢 “推倒” 也没关系,这也是探索的一部分~

3. 木制拼图:小手拼出大图案🟢
- 玩法:选「嵌板式木制拼图」(比如只有 3-4 块,图案是水果 / 动物,边缘凸起好抓握的),先把拼图块都取下来,指着完整图案说 “这是苹果呀~”,再拿起苹果块,引导宝宝对准凹槽放进去,成功了就鼓掌说 “宝宝真棒!”。
- 发育助力:提升手眼协调能力,认识颜色和简单形状,还能培养 “完成任务” 的成就感。
- 小提醒:拼图块要比宝宝的拳头大,避免误吞;如果宝宝不耐烦,别强迫,下次再试~

4. 亲子阅读:“指一指,这是谁?”📖
- 玩法:选「厚纸板书」(比如《小熊宝宝绘本》),每天固定时间(比如睡前)抱宝宝坐在腿上,翻开书指着图片说:“你看,小熊在吃饭饭~”“这里有一只小鸭子,嘎嘎嘎~”,声音可以夸张一点,比如学小动物叫。
- 发育助力:积累语言词汇,培养专注力,还能通过你的体温和声音建立安全感。
- 小提醒:宝宝可能会撕书、啃书,选耐啃的厚纸板款;如果 TA 中途爬走,别强迫,下次再读就好。

5. 和我一起拍手:“小手拍一拍!”👏
- 玩法:放一首简单的儿歌(比如《拍手歌》),你先拍手,边拍边说 “宝宝,跟妈妈一起拍~”,如果宝宝没反应,就拿起 TA 的小手帮 TA 拍,节奏慢一点,配合儿歌的节拍。
- 发育助力:锻炼模仿能力和肢体协调,还能感知 “韵律”,为语言发展打基础。
- 小提醒:别抓宝宝的手太用力,轻轻引导就好;如果宝宝喜欢拍腿、拍桌子,也可以跟着 TA 一起玩。

6. 押韵时间:“宝宝乖,睡觉觉~”🎶
- 玩法:自己编简单的押韵短句,比如喂辅食时说 “小勺子,送嘴里,宝宝吃,香兮兮~”,或者唱改编的儿歌(比如把《两只老虎》改成 “两只小熊,圆滚滚,爱吃蜂蜜,甜津津~”),边说边轻轻晃宝宝。
- 发育助力:让宝宝感知语言的 “节奏和韵律”,激发对 “声音” 的兴趣,为以后学说话做准备。
- 小提醒:不用刻意追求押韵,只要朗朗上口就好;说话时看着宝宝的眼睛,语气温柔一点。

7. 摇晃瓶子:“听,沙沙沙!”🔮
- 玩法:找一个干净的塑料瓶(比如空的辅食瓶),装半瓶干米饭 / 干意大利面,拧紧瓶盖(最好用胶带再缠一圈,防止漏),递给宝宝说 “宝宝摇一摇,听听什么声音?”,你也摇一摇,让宝宝观察 “摇晃” 和 “声音” 的关系。
- 发育助力:理解 “因果关系”(摇 = 有声音),锻炼手部抓握力,还能通过声音刺激听觉发育。
- 小提醒:瓶盖一定要封紧,避免米粒漏出来呛到宝宝;每次玩完要收好,别让宝宝啃咬瓶盖。

8. 消失的 Cheerio:“小饼干躲哪里啦?”🍪
- 玩法:用宝宝能握住的小杯子(比如硅胶杯),放 1 颗宝宝能吃的小饼干(比如 Cheerio 谷物圈,或掰碎的米饼),然后把杯子扣在桌子上,说 “饼干不见啦!宝宝找找~”,引导宝宝把杯子拿起来找饼干。
- 发育助力:强化 “物体恒存性”,锻炼手部力量(拿杯子),还能培养 “解决问题” 的意识。
- 小提醒:饼干要选易溶解的,避免噎到;如果宝宝把杯子翻过来倒饼干,也可以趁机教 TA “倒” 的动作。

9. 灯光秀:“彩色的小灯笼!”🌈
- 玩法:晚上拉上窗帘(不用全黑),把手电筒放进透明的彩色塑料杯里(红、黄、蓝都可以),杯子会透出彩色的光,你拿着杯子慢慢移动,说 “宝宝看,红色的光来啦~”,也可以把光投在墙上,让宝宝追着光看。
- 发育助力:刺激视觉发育,锻炼眼球追踪能力,还能认识 “颜色”。
- 小提醒:手电筒别照宝宝的眼睛!光的亮度调暗一点,每次玩不超过 5 分钟,避免宝宝眼睛疲劳。

10. 宽松手指画:“小手变魔术!”🎨
- 玩法:把无毒的手指颜料挤在密封的拉链袋里(别太多,每种颜色一小块),封紧拉链(再用胶带粘一圈,防止漏),递给宝宝说 “宝宝按一按,看看颜色会变吗?”,宝宝会用手拍、按袋子,颜料会在里面晕开。
- 发育助力:感知 “颜色混合”(比如红 + 黄变橙),锻炼手部力量和触觉,还不用担心宝宝吃颜料。
- 小提醒:选宝宝专用的无毒颜料,玩完及时把袋子收起来,避免宝宝啃咬拉链。

11. 容器游戏:“把玩具送回家!”🪀
- 玩法:找一个敞口的小筐 / 塑料盒,准备 3-4 个宝宝的小玩具(比如小积木、小鸭子),你先把玩具放进筐里,说 “玩具回家啦~”,然后把玩具拿出来,递给宝宝,鼓励 TA 把玩具放进筐里。
- 发育助力:锻炼手眼协调和 “分类” 意识,理解 “里面 / 外面” 的空间概念。
- 小提醒:玩具要比筐口小,方便宝宝放进去;如果宝宝把玩具倒出来,也别阻止,“倒” 和 “放” 都是在探索。

最后想说:
陪 6-12 个月的宝宝玩,重点不是 “教会” TA 什么,而是让 TA 感受到 “玩的快乐” 和 “你的爱”。哪怕宝宝只玩 3 分钟就分心,也没关系 ——TA 每一次伸手、每一次笑,都是在偷偷长大呀~ 记得多夸夸 TA 的小尝试,比如 “宝宝会堆杯子啦,好厉害!”,这份鼓励会让 TA 更愿意探索哦~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