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哭闹时,我们很自然地就会想抱起他们,给他们安慰。但有时候,会有人告诉我们,不要抱太多,不然会宠坏孩子。不过,科学告诉我们,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目前并没有绝对的科学定论表明不能把宝宝抱得太久。

一、抱宝宝的好处
- 增强安全感
- 新生儿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被父母抱在怀里可以听到熟悉的心跳声、感受到温暖和安全。这种亲密接触有助于宝宝建立情感连接,缓解他们对新环境的恐惧和不安。
- 例如,当宝宝哭闹时,及时抱起安抚可以让他们很快平静下来,减少焦虑情绪。
- 促进身体发育
- 适当的抱姿可以帮助宝宝伸展身体、放松肌肉。比如竖抱时,宝宝可以更好地观察周围环境,锻炼颈部肌肉;横抱时,宝宝的身体得到支撑,有助于脊柱的正常发育。
- 研究表明,与缺乏身体接触的宝宝相比,经常被抱的宝宝在运动协调能力和身体发育方面可能会有更好的表现。
- 增进亲子关系
- 抱抱是一种无声的交流方式,通过肌肤接触、眼神交流和温柔的话语,父母可以向宝宝传递爱和关怀。这种亲密互动有助于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为宝宝的心理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 长期的亲子互动还能影响宝宝的情感认知和社交能力的发展。
二、抱太久可能存在的问题
- 影响宝宝独立性
- 如果宝宝长时间被抱着,可能会对父母的怀抱产生过度依赖,从而影响他们自主探索和独立活动的能力。例如,当宝宝习惯了被抱着时,可能不愿意自己躺在婴儿床上玩耍或尝试爬行等动作。
- 过度依赖怀抱还可能导致宝宝在分离时出现焦虑情绪,难以适应新环境和陌生人。
- 不利于骨骼发育
- 宝宝的骨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适当的支撑和运动。长时间以不正确的姿势抱着宝宝,可能会对他们的骨骼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长时间竖抱新生儿可能会增加脊柱的压力,影响脊柱的正常弯曲形成;过度摇晃宝宝可能会导致头部受伤,影响脑部发育。
- 然而,只要采用正确的抱姿,并注意抱的时间和频率,一般不会对宝宝的骨骼发育造成严重问题。
- 增加父母负担
- 长时间抱着宝宝会给父母带来身体上的疲劳和压力。尤其是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可能会导致腰酸背痛、手臂麻木等问题。此外,过度照顾宝宝也可能会让父母感到精神紧张,影响自身的身心健康。
三、合理抱宝宝的建议
- 掌握正确抱姿
- 新生儿时期可以采用横抱的方式,用手臂和手掌托住宝宝的头部、颈部和臀部,让宝宝的身体得到充分的支撑。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逐渐尝试竖抱,但要注意保护好宝宝的头部和脊柱。
- 例如,在竖抱时,可以让宝宝的头部靠在父母的肩膀上,一只手托住宝宝的臀部,另一只手扶住宝宝的背部,确保宝宝的身体稳定。
- 控制抱的时间和频率
- 根据宝宝的年龄和需求,合理控制抱的时间。一般来说,新生儿可以适当多抱,但每次抱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和休息。随着宝宝的成长,可以逐渐减少抱的时间,鼓励他们自主活动。
- 例如,可以在宝宝哭闹时抱起安抚,等他们平静下来后再放回婴儿床或让他们自己玩耍。同时,也可以根据宝宝的作息时间,在喂奶、换尿布等特定时间抱宝宝,其他时间让宝宝自由活动。
- 鼓励宝宝自主探索
- 为了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和自主探索能力,父母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让宝宝自己躺在婴儿床上、爬行垫上或游戏围栏里,让他们自由活动、观察周围环境。可以给宝宝提供一些适合他们年龄的玩具,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 例如,当宝宝学会翻身、爬行后,可以为他们设置一些小障碍,让他们在探索中锻炼运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触摸对婴儿的发育非常重要,而且对大脑发育有很多好处。研究发现,婴儿与照顾者的身体亲密接触会激活催产素和一些神经纤维通路,有助于沟通、增强照顾者的反应能力,还能促进联系、安全依恋和神经发育。
俄亥俄州全国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观察了 125 名早产儿和足月儿,发现被轻轻触摸的婴儿比被不温柔触摸的婴儿,大脑反应更强烈。这说明触摸的类型对婴儿很重要,接受大量拥抱和爱抚的婴儿,大脑会发育得更好。所以,新手爸妈们,不要犹豫,尽情地拥抱你们的宝宝吧!这对他们的大脑发育非常重要。当然,也要注意安全,不要在自己昏昏欲睡或打算睡觉时抱着宝宝睡觉。如果宝宝还是哭闹,可以尝试一些其他的安抚方法,比如检查有没有东西刺激他们、做深呼吸、开车带他们兜风、给他们洗澡、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播放有节奏的噪音、改变身体姿势、唱歌或与他们交谈、对他们微笑、抚摸他们、用襁褓包裹他们、带着他们走等。
总之,抱宝宝是一种表达爱和关怀的方式,但也要注意适度。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需求和自身情况,合理掌握抱宝宝的时间和方式,以促进宝宝的健康成长。同时,也要关注宝宝的独立性发展,适时鼓励他们自主探索和活动。最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的直觉和宝宝的需求,给他们足够的关爱和照顾。宝宝的哭闹不是你的错,也不是你养育方式的问题,他们只是需要一些时间来平静下来。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