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都对宝宝未来的身高充满好奇。宝宝以后能长多高呢?这背后涉及诸多因素,爸妈的身高、家族遗传以及环境因素等都起着重要作用。接下来,我们就从遗传学角度深入探讨这些影响孩子身高的关键要素。
爸妈的身高:重要的预测指标
新泽西州的内分泌学家 Sharma 博士表示:”爸妈的身高对预测孩子的身高确实有影响。” 在众多预测方法中,最常见的算法是基于英寸来计算的。具体步骤为:将父母的身高(单位:英寸)相加,若为男孩,就加上 5 英寸;若为女孩,则减去 5 英寸,最后再除以 2,从而得到孩子成年身高的大致预测值。为了让国内家长更方便理解,我们可以将英寸换算成厘米(1 英寸≈2.54 厘米)。例如,若爸爸身高 180 厘米(约 70.87 英寸),妈妈身高 160 厘米(约 62.99 英寸),他们有一个儿子,那么按照公式计算,(70.87+62.99+5)÷2=69.43 英寸,换算成厘米约为 176.35 厘米,这就是对孩子成年身高的一个初步预测。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参考值,实际身高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家族遗传: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大多数人而言,身高主要由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如营养)共同决定,其中遗传学在决定成年身高上的作用最为关键,约 80% 的因素是由基因预先确定的。不过,目前尚未发现有某个特定基因能完全决定身高,身高属于多基因性状,受到多个基因的共同影响。在一些罕见的遗传疾病中,部分基因的作用较为显著,可能会导致身高出现异常情况。
一般来说,单个基因对身高的影响较小,但多个基因的变异组合起来,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一个人最终是高还是矮。孩子从父母那里继承这些遗传变异,但由于基因组合方式不同,即使是兄弟姐妹,身高也可能存在差异。就像作者自己,作为家里 4 个孩子中最大的,在与高个子的兄弟姐妹相比时,却是最矮的,只有 5 英尺 5 英寸(约 165 厘米)。还有在《与卡戴珊同行》中,大哥考特尼的身高也比弟弟妹妹矮。这都说明,在家族中,即使是年龄最大的孩子,成年后也不一定是最高的,遗传基因的复杂组合导致了身高的多样性。

外部因素:不可忽视的后天作用
我们不能忽视外部因素对宝宝身高的影响。英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在 1958 年之前出生的几代人中,环境因素如妈妈吸烟、母乳喂养、妈妈年龄、社会阶层、妈妈教育以及父母离婚等,都对孩子的身高产生了影响。而在 1958 年之后,孩子的身高与父母身高的相关性变得更加紧密。
Sharma 博士也认同这一观点,他指出:”子宫内营养不良,尤其是妈妈吸烟,肯定会对胎儿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早产风险增加,胎儿偏小,这些情况都与孩子成年后身材矮小和肥胖有关。” 除了孕期的环境因素,孩子出生后的营养、运动和睡眠等也至关重要。充足的营养是身高增长的物质基础,蛋白质、钙、维生素等营养素的合理摄入不可或缺;适量的运动,如篮球、跳绳、游泳等,能刺激骨骼生长;而良好的睡眠则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因为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为旺盛。

生长激素:身高增长的关键调节因素
如果家长怀疑孩子可能存在生长激素方面的问题,应首先与孩子的儿科医生沟通,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转诊给儿科内分泌学家。在诊断过程中,需要确定孩子的骨龄(通常通过 X 射线检查),查看骨龄是否与实际年龄相符。同时,还要对参与生长和新陈代谢的激素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甲状腺激素、性激素(雌激素和睾酮)、肾上腺和垂体功能(包括生长激素)。
当孩子出现身高增长缓慢,如每年身高增长低于 5 厘米,或者比同龄孩子明显矮小、体型比例不协调等情况时,家长就需要警惕生长激素缺乏的可能。及时进行专业的检查和评估,有助于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了解这些影响孩子身高的因素后,家长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如果对孩子的身高有疑虑,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便做出科学的判断和干预。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