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之后,相信很多家长都和我一样,满心焦虑,不知道该如何科学地引导宝宝学习成长。宝宝自身蕴含着强大的学习能力,不需要我们过度刻意地教导。
尊重宝宝的自然成长节奏,相信他们有能力通过自主探索来学习和发展。用心观察宝宝,发现他就像一个小小的 “科学家”,会用身边的东西做各种 “实验”。他会用身体不断探索怎么坐、站、走,每一个动作的尝试都是他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挑战;他会专注地观察大人和其他宝宝的脸,从不同的表情中解读情绪和信息;还会根据自己的 “实验” 结果做出推断和评估,只选择自己需要的活动来验证假设。这种自主学习和探索的能力,让我惊叹不已。

那么,作为家长,我们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一、做一个安静的观察者
找一个舒服的地方坐下,静静地观察宝宝,尽量别多说话。宝宝在自己玩耍和探索的时候,其实是在集中精力解决问题、发展技能。比如,当他努力地把一块积木放进盒子里时,他可能正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此时,我们过多的言语打扰可能会打断他的思维和注意力。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一旁默默关注,看看他在解决什么问题,或者在发展什么技能,忍住想要帮忙的冲动,让他享受自主探索的过程。

二、精心挑选合适的玩具
为宝宝提供简单、坚固的玩具,比如嵌套的杯子、碗、木制器皿、球、盒子等,还有可以安全放进嘴里的东西。玩具的材料可以多样化,像木头、不锈钢、布料、硅胶等。这些基础玩具看似简单,却能给宝宝带来无限的探索可能。比如嵌套的杯子,宝宝可以尝试把小杯子放进大杯子,或者把大杯子叠在小杯子上,在这个过程中,他能理解大小、空间的概念;木制器皿有着自然的纹理和质感,能让宝宝感受到不同的触觉体验;球的滚动特性可以激发宝宝对运动和因果关系的好奇心;盒子则可以用来装东西、搭积木等,玩法多样,能充分发挥宝宝的创造力。需要注意的是,别给宝宝玩需要大人帮忙的玩具,也不要选择电池供电的玩具,因为这些玩具往往功能固定,限制了宝宝的自主创造,而基础玩具能让宝宝自己创造动作,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三、恰当的互动与引导
当宝宝玩的时候,我们要安静观察,别打断他们的 “实验”。但当宝宝看着我们时,我们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说出物体的名字,描述他们在做什么。比如,宝宝正在玩球,我们可以说:”宝宝在玩这个红色的球呀,球滚来滚去啦。” 这样既能让宝宝认识物体,又能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
别告诉宝宝该怎么玩玩具,让他们自己去探索。今天没解决的问题,明天可能就解决了。宝宝的学习和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他们可能会在同一个玩具上尝试不同的玩法,或者在多次尝试后才能掌握一个技能。我们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相信他们的能力。
如果宝宝做了不安全或不合适的事,比如想要去摸插座,我们要跟他们解释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告诉他们可以怎么做。我们可以蹲下来,看着宝宝的眼睛,温和地说:”插座里面有电,摸了会疼,宝宝不能摸哦。我们可以玩这个积木。” 这样既让宝宝知道了规则,又尊重了他们的探索需求。我们的权威是宝宝安全的保障,同时也要尊重他们尝试事物的需求,宝宝需要探索很多选择,我们不要评判他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即使要设定限制。
如果宝宝想让你一起玩,就跟着她的节奏。比如她把杯子当电话,别纠正她,进入她的世界,和她一起玩。你可以说:”喂,宝宝的电话呀,妈妈接电话啦,宝宝在哪里呢?” 这样的互动能让宝宝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支持,增强亲子关系,同时也能让宝宝在角色扮演中发挥想象力,发展社交和语言能力。
要知道,你的关注和赞赏就足够了,宝宝不需要表扬来做本来就会的事。我们的一个微笑、一个拥抱,对宝宝来说就是最好的鼓励,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充满信心。
让宝宝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你会发现宝宝真的很聪明哦!放下焦虑,享受这个过程吧!在宝宝的成长道路上,我们是观察者、陪伴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导者。相信宝宝的能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探索世界,他们会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

发表回复